本网讯(教务处 黄晶梦)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12月26日,我校举办2024年第二期院长沙龙,围绕“探索女院现代产业学院发展路径”开展讨论。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何旭娟,副校长石潇纯出席。
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黄臻分享了学校首个立项的省级产业学院——现代家政产业学院正在探索的“科创+家政”之路,提出以产业学院的“复合型功能”破解校企产教深度融合难题,建立“校企一体化”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五对接、五匹配”校企合作模式,打造学校“本土化”创新创业品牌。旅游与航空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先跃就今年新立项的省级文旅融合产业学院的建设,围绕文旅三大产业链,从产业需要什么人才、当前制约产业学院的因素等方面入手,阐述了构建嵌入式产教融合“生态圈”,实现师资共聘、资金共商、人才共培、课程共建、平台共享的建设规划。
5个校级产业学院建设单位,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都从各自建设过程、成效出发展开热烈讨论。教务处、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等职能部门分别就促进创新能力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合作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进行了发言。
参加本次沙龙的企业代表带来了行业声音。新华联铜官窑人力资源部常务副总监吴丹提出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当下对数智化人才需求显著增长。学校优秀校友、云想整理创始人黄文静以个人成长经历展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深入企业锻炼的重要性,以及企业与专业人才培养结合的可行性。
石潇纯表示,女院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要秉持“育人为本”,坚持“产业为要”,推动“共建共享共用”,共同研究如何通过产业学院这一有效途径,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的紧密关联,以及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
何旭娟指出,此次研讨会旨在通过院长沙龙这一交流平台,分享经验、启迪思想、碰撞智慧、凝聚共识,积极探索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的路径。她提出女院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四要”:一是认识要深,现代产业学院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二是理念要新,在创新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在校内各产业学院互通有无、校企融合发展上想办法,在立足产业高度、调动企业积极性上花心思,形成“引领+融合+共生”的双向奔赴良好局面。三是建设要实,不论是以项目制为落脚点还是“1+1+N”的培养模式,关键在落实落地,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产学研转创用,形成有目标、有制度、有计划、有重点的良好布局。四是成效要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久久为功,要持续产生良好的成效,形成出人才、出成果、出特色、出影响的良好新局,共同谱写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崭新篇章。
学校启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以来,通过走出去——主动学习国家级产业学院建设范本,请进来——邀请行业巨擘和品牌企业等入校园,多套组合拳共同出力谋突破。本次院长沙龙为学校应用型高等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交流空间,为学校与企业共谋发展搭建了平台,更加明确了我校产业学院建设紧密围绕湖南“三高四新”区域发展定位、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新需求的建设方向,促进学校全面探索新时代产教融合发展新思路。
(图:宣传统战部 责任审核人:林彬晖tsxxywlbh202412291128)